撑伞事件就是开学典礼中的一个插曲,没有必要将其拔高。
新京报资料图:校长高翔致辞时,两名男生在一旁为他举伞,看上去雨水顺着伞边缘流到了高翔身上,这一幕被网友调侃为“双一流”。
文 | 刘辰
“你说双一流原来是这么个双一流”话题近日登上热搜,引发网友热议。
9月3日,浙江工业大学举行2025级本科生开学典礼。有网友发布视频称,典礼开始后下起大雨,校长高翔淋雨致辞时,两名男生在一旁为他举伞,不过,看上去雨水顺着伞边缘流到了高翔身上,这一幕被不少网友调侃为“双一流”。
由于浙江工业大学还不是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,而近年来该校师生对冲击“双一流”的呼声很高。所以也有网友评论称,这是动人的“招生广告”。
但不得不说,这有些过度解读了。开学典礼突遭大雨,校长淋雨致辞,学生打伞,这一场景确实动人,但将其和学校办学、招生联系起来,则显牵强。
在开学季,这样的新闻上热搜,是可以理解的,因为很多学生、家长关注大学的开学典礼。上热搜的新闻事件,会提高学校的关注度,但就此说这是学校“动人的招生简章”,则有些夸张了。考生和家长关注一所学校的办学,报考一所学校,还是要深入了解学校的办学定位、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。
近年来,大学校领导致辞遭遇大雨,旁人给致辞者打伞的现场照片、视频,都会引起舆论关注。比如某高校校长致辞,遭遇大雨,书记给校长撑伞,就被传为美谈。某校毕业典礼,校长致辞时,学生上台主动打伞,这一举动也被认为是体现了师生关系融洽。
但换一个角度看,这不是人之常情吗?其实,在遭遇大雨时,不论是校长继续致辞,其他领导给校长撑伞,还是同学给校长撑伞,都是很正常的行为,没有必要拔高、夸大意义,进行过度解读。
如果再把这些撑伞行为和学校形象,以至招生绑在一起,将会是学校难以承受之重。这也是当前一些大学面临的“舆情困惑”,一旦出现舆情,大学就担心会影响到学校形象,于是进退失据。其实,大学不应过度关注舆情,而是要坚持做好自己的事,依法依规应对舆情。
回到这起事件上,浙江工业大学面对的这波热度是颇为复杂的,有网友借此调侃该校还不是“双一流”,两名同学打伞留下间隙,制造了“双一流”;有人点赞校长坚持发言,学生主动给其打伞;也有人质疑为何下这么大雨学校还要举行开学典礼。
其中有很多调侃之语都可一笑置之,学校也不要太在意。学校要回应的是下雨天开学典礼的组织情况。
据报道,浙江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工作人员表示,他们也关注到了这件事,她说看到了不少学生的正面评价,这次开学典礼下雨是在他们的意料之外,当时为校长撑伞的两名同学看到雨越来越大,校长的衣服也被雨水淋得湿透了,所以自发上台撑伞。
她还告诉记者,学校师生的风格一直非常低调务实,校长的演讲本来是开学典礼的第一个议程,后面还有好几个活动,但是因为突然下雨就全部取消,让学生早点儿回去休息了。
这是理性、平和的回应。说到底,撑伞事件就是开学典礼中的一个插曲,没有必要强行上价值,也不必太在意不一样的声音。
开学典礼的主角,并不是校长,而是学生。该校开学典礼只完成第一个议程,就因下雨取消后面的议程,让学生回去休息,学校尊重和爱护学生,这比校长被淋湿更值得关注。
撰稿 / 刘辰(媒体人)
编辑 / 柯锐
校对 / 赵琳
欢迎投稿:新京报评论,欢迎读者朋友投稿。投稿邮箱:xjbpl2009@sina.com评论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。来稿将择优发表,有稿酬。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,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,附上作者署名、身份职业、身份证号码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(包括户名、开户行支行名称)等信息,如用笔名,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,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。
十大实盘配资排行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